即時精選

耳機參數速查:從靈敏度到阻抗,你該懂的耳機規格入門指南

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

解碼你的聽覺世界:耳機規格入門

你是否曾在選購耳機時,面對包裝上標示的複雜參數感到困惑?「頻率響應」、「阻抗」、「靈敏度」…這些數字究竟代表什麼,又該如何影響你的聽覺體驗?

raw-image

我們相信對耳機參數的了解是提升聽覺體驗的基礎。今天,我們將深入解析耳機的核心規格,幫助你理解這些數據背後的意義,從而做出更明智的選購決策,告別僅憑「感覺」挑選耳機的時代。

聲音表現核心:電聲規格解析

raw-image


驅動單元(Driver Unit )

驅動單元是耳機內部將電訊號轉換為聲波的「心臟」,決定了耳機的聲音風格與表現力,單元尺寸則以直徑(如 10mm、40mm)表示,大單元通常低頻叫好。

  • 動圈(Dynamic):最常見的,聲音自然、低頻飽滿。
  • 動鐵(Balanced Armature):平衡電樞,解析力高,細節豐富,小耳塞使用。
  • 靜電(Electrostatic):通透細膩,但需專用耳擴。
  • 平面振膜(Planar Magnetic):低頻具彈性,中高頻細膩。
  • 還有壓電陶瓷喇叭等等。

靈敏度(Sensitivity)

表示耳機在輸入 1mW 電功率時可產生的聲壓,單位為 dB/mW。數值越高,代表越容易推出音量。普遍在110-80dB/mW。兒童耳機要95dB以下,保護聽力。

阻抗(Impedance)

單位為歐姆(Ω),反映耳機對電流的「阻力」。現在耳機配合手機大都做在4–32Ω,方面手機驅動聲音,小耳機從4-16Ω,大耳機為要求音質基本都做到24Ω、32Ω,阻抗越高,音質穩定細膩,且因為動圈喇叭是由線圈繞製,阻抗太小不好做且聲音會飄。20年前的耳機經典基本都是250Ω、600Ω,需要耳擴。

頻率響應(Frequency Response)

raw-image

描述耳機能夠處理的頻率範圍,單位是赫茲(Hz)。頻率範圍的數值越廣,耳機能重現的聲音範圍越寬。常見為 20Hz–20kHz。目前Hi-Res 認證產品會延伸到 40kHz 甚至到100kHz,但真正重要的實際聽感。

總諧波失真(T.H.D.)

表示音頻訊號中所含有的非線性失真。低失真會讓聲音更接近原始音訊。單位為百分比,數值越低,聲音失真越少。優質耳機 T.H.D. 應低於 0.5%,高階產品可達0.002% 。

額定承受功率(M.P.O.)

耳機可安全承受的最大輸入功率(mW)。這個值反映耳機的耐用程度與安全使用上限。避免「過推」造成單體損壞。

信噪比 (Signal to Noise Ratio, S/N)

測量音訊訊號和背景噪音的比例,單位 dB,數值高表示背景乾淨,沒有「底噪」,背景噪音越少,音質越清晰。

使用體驗延伸:電力與連接規格

電源(Power)

常見於無線耳機、降噪耳機或電腦耳機麥克風。USB 充電、DC 5V/1A、Type-C、DC 12V/0.2A 等。

工作時間(Working Hours)

無線耳機的續航力,單次使用與總續航皆需考量。通勤族建議選擇 6 小時以上。目前無線耳機使用時間都可以到12小時以上。

工作距離(Working Distance)

無線連線的穩定範圍,一般藍牙耳機為 10 公尺,紅外線耳機一般6-8公尺,2.4GHz無線耳機目前大都主打30公尺。

設計與人體工學:聲音以外的講究

raw-image

插頭類型(Plug Type)

  • 3.5mm:通用標準
  • 3.5mm TRRS: 手機通用插頭
  • 6.3mm:專業音響
  • Type-C、Lightning:數位介面
  • USB Type-A : 電腦常見介面

線長(Cable Length)

一般為 1.2m–4m,依使用情境選擇適合長度。

手機、筆記本電腦基本為1.1-1.2m,電腦為1.8、2m、2.5m,電視擴大機會做到4m線長。

重量(Weight)

  • 入耳式耳機:約 5–15g (線材另外算)
  • 頭戴式耳機:約80–400g (線材另外算)
  • 重量影響長時間佩戴的舒適度與穩定性,主要還是以耳機夾持力和舒適度為主,通常大耳罩會做到300g以下。

(補充)麥克風規格解析:溝通與錄音的基礎

麥克風類型(Element)

  • 動圈式(Dynamic):耐用抗噪,適合用於現場表演或吵雜環境下的語音通訊。
  • 電容式(Condenser):通常具有高靈敏度和寬廣的頻率響應,能捕捉細膩的聲音細節,音質清晰,需要額外供電。它們通常用於專業錄音室或對音質要求較高的場景。
  • 駐極體電容式(ECM / Electret Condenser):體積小巧、性能可靠,廣泛應用於耳機麥克風、手機、筆記型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中,提供清晰的語音收音。
  • 微機電系統(MEMS/Micro-Electro-Mechanical System): 具有高集成度、穩定性好的特點,常內建於智慧型手機、真無線耳機等小型化設備中,實現輕巧設計。

指向性(Polar Pattern)

影響收音範圍與抑噪能力,主要分為:

  • 單一指向(Uni-directional/Cardioid):專收前方聲音,適合語音與直播,心型指向。
  • 全指向(Omni-directional):從四面八方均勻拾取聲音,不分方向,適合會議或多人收音。
  • 雙指向(Bi-directional):收錄正前與正後,適合對談訪談場景。適合用於雙人對談或錄製樂器兩側的音效。
  • 超心型/強指向 (Supercardioid / Hypercardioid): 比單一指向更聚焦於前方,並更有效地抑制側面和部分後方的聲音。常用於需要高度隔離目標聲音的專業場合,適合現場表演。

靈敏度(Sensitivity)

通常以 –dB 表示,數值越小代表麥克風越敏感(常見為 –38dB、–43dB、–47dB )。

頻率響應 (Frequency Range)

麥克風能夠捕捉人聲的主要區段。從 70Hz 開始能有效避免拾取過多的低頻雜訊(如空調聲),而高頻延伸至 20KHz 則確保了語音的清晰度和細節。

阻抗 (Impedance)

麥克風阻抗通常會與連接設備的輸入阻抗匹配。較低的輸出阻抗有助於訊號的穩定傳輸,尤其是在使用較長線材時。常見的阻抗數值2.2KΩ、680Ω。

信噪比 (S/N Ratio - Signal-to-Noise Ratio)

衡量麥克風收音的「純淨度」,數值越高代表背景雜音越低、語音更清晰,通常以分貝 (dB) 表示。高信噪比的麥克風能更好地捕捉細微的聲音細節,並減少背景雜訊的干擾。

數據為輔,聽感為主

耳機規格是理解其性能與潛力的重要依據,它們提供了一個客觀的參考框架。然而,聽覺體驗是主觀的,數據參數僅是選購過程中的輔助工具。真正找到一副適合你的耳機,最終仍需結合個人的聽音偏好、使用情境以及實際試聽感受

希望這份解析能幫助你更清晰地認識耳機規格,為你的聽覺探索之旅提供堅實的基礎。你有沒有在選購耳機時,因為規格而感到困惑的經驗?或是在理解了某些規格後,發現了耳機的新世界?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看法。


留言
avatar-img
留言分享你的想法!
avatar-img
肯尼少爺搞經營|廠二代的獨白
5會員
27內容數
「內容筆記 × 工廠實戰 × 經營觀察」 耳機工廠二代出身,15年聲學產業經歷,從中國製造一路搞回台灣市場。 外貿我搞過,電商我做過,店面我也開過。 但搞懂產品只是起點,搞懂人心才是經營的關鍵。 這裡寫給想搞懂產品、搞懂經營,也搞懂自己的你。 肯尼少爺,陪你一起升級。
2025/06/05
這篇文章提供超過80組常見音質形容詞,幫助讀者精準描述聲音,從整體音質感受、頻段特性、空間感,到常見問題聲音和冷門專有詞彙,內容豐富完整,適合音響發燒友、耳機玩家及專業評論創作者參考。
Thumbnail
2025/06/05
這篇文章提供超過80組常見音質形容詞,幫助讀者精準描述聲音,從整體音質感受、頻段特性、空間感,到常見問題聲音和冷門專有詞彙,內容豐富完整,適合音響發燒友、耳機玩家及專業評論創作者參考。
Thumbnail
2025/06/05
這篇文章提供如何用更專業的詞彙描述聲音的技巧,從音質、音色、音場三大面向,列舉許多精準的形容詞,並說明其背後的聲學原理,幫助讀者提升聲音評論的專業度。文章也點出常見的聲音描述盲區,例如「還不錯」、「悶」、「不清楚」、「吵」、「不自然」等,並提供更精確的替代詞彙。
Thumbnail
2025/06/05
這篇文章提供如何用更專業的詞彙描述聲音的技巧,從音質、音色、音場三大面向,列舉許多精準的形容詞,並說明其背後的聲學原理,幫助讀者提升聲音評論的專業度。文章也點出常見的聲音描述盲區,例如「還不錯」、「悶」、「不清楚」、「吵」、「不自然」等,並提供更精確的替代詞彙。
Thumbnail
2025/06/03
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人聲在音樂製作中的情感力量,涵蓋人聲頻率、音色分類、錄音技巧、混音技巧等面向,旨在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錄製與製作出打動人心的音樂作品。文章以淺顯易懂的語言,詳細介紹不同聲部的頻率範圍、音色特徵以及錄音混音的實務操作,並輔以豐富的專業術語,適合對音樂製作感興趣的讀者閱讀。
Thumbnail
2025/06/03
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人聲在音樂製作中的情感力量,涵蓋人聲頻率、音色分類、錄音技巧、混音技巧等面向,旨在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錄製與製作出打動人心的音樂作品。文章以淺顯易懂的語言,詳細介紹不同聲部的頻率範圍、音色特徵以及錄音混音的實務操作,並輔以豐富的專業術語,適合對音樂製作感興趣的讀者閱讀。
Thumbnail
看更多
你可能也想看
Thumbnail
NT$1990的它擁有雙設備連接、入離耳偵測、50dB降噪及創新的智慧旋鈕 而且~它還擁有別人沒有的顏值,連APP的設計都很時尚啊
Thumbnail
NT$1990的它擁有雙設備連接、入離耳偵測、50dB降噪及創新的智慧旋鈕 而且~它還擁有別人沒有的顏值,連APP的設計都很時尚啊
Thumbnail
SR藍牙4.2模組,連接更穩定 左右聲道指示,自由配對 5.5W+5.5W連續不失真功率,驚喜聲量 親膚矽膠材質外套,溫潤順滑
Thumbnail
SR藍牙4.2模組,連接更穩定 左右聲道指示,自由配對 5.5W+5.5W連續不失真功率,驚喜聲量 親膚矽膠材質外套,溫潤順滑
Thumbnail
Sony和Sennheiser這兩家頂級音響品牌生產了一些有史以來最好的耳機,但在最佳無線耳機寶座之爭中,哪家品牌的最新款真無線耳機更好?
Thumbnail
Sony和Sennheiser這兩家頂級音響品牌生產了一些有史以來最好的耳機,但在最佳無線耳機寶座之爭中,哪家品牌的最新款真無線耳機更好?
Thumbnail
鯉魚是耳機使用愛好者,過去常常使用手機聽有聲書或音樂,原本都是用蘋果原廠的有線耳機(確實是好用),有一次朋友就送我它牌的無線藍芽耳機,我只能說:用過無線就回不去了~哈哈哈
Thumbnail
鯉魚是耳機使用愛好者,過去常常使用手機聽有聲書或音樂,原本都是用蘋果原廠的有線耳機(確實是好用),有一次朋友就送我它牌的無線藍芽耳機,我只能說:用過無線就回不去了~哈哈哈
Thumbnail
Bose的產品一直是我個人在使用,它的音質和產品質量都是我醉心。耳塞式的耳機可以享受不錯的音樂,對於需要在平時接電話和外面走路,無法聽到外界聲音,會有一定使用障礙。而我因為想打球戴耳機,不要影響我和球友喇賽,所以一直想用這開放式耳機,可以不影響打球,也可以掌握外界的聲音。 這也是我無法
Thumbnail
Bose的產品一直是我個人在使用,它的音質和產品質量都是我醉心。耳塞式的耳機可以享受不錯的音樂,對於需要在平時接電話和外面走路,無法聽到外界聲音,會有一定使用障礙。而我因為想打球戴耳機,不要影響我和球友喇賽,所以一直想用這開放式耳機,可以不影響打球,也可以掌握外界的聲音。 這也是我無法
Thumbnail
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使用韶音耳機的心得和維修建議,包括遇到的問題、維修服務反應和注意事項。作者提到建議購買新耳機時拍照保存實體發票和保卡,並建議直接送修以節省時間。以作者的經驗為例,建議大家仍需打去店家詢問確認。
Thumbnail
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使用韶音耳機的心得和維修建議,包括遇到的問題、維修服務反應和注意事項。作者提到建議購買新耳機時拍照保存實體發票和保卡,並建議直接送修以節省時間。以作者的經驗為例,建議大家仍需打去店家詢問確認。
Thumbnail
在快節奏的生活中,享受音樂或專注工作時,一款品質優良的耳機不僅可以提供卓越的聲音體驗,更能為您提供舒適的使用感受。以下是提供三款高中低價位的主動式降噪耳罩式耳機,各有獨特的特色,無論您的預算為何,都能找到最適合您的選擇。
Thumbnail
在快節奏的生活中,享受音樂或專注工作時,一款品質優良的耳機不僅可以提供卓越的聲音體驗,更能為您提供舒適的使用感受。以下是提供三款高中低價位的主動式降噪耳罩式耳機,各有獨特的特色,無論您的預算為何,都能找到最適合您的選擇。
Thumbnail
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,人們對於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斷進化,從實用性到舒適性,從外觀到體驗。在聲音傳輸領域,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清晰度與高質量,還有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與便利性。基於這樣的思考,「空氣樂境耳機」應運而生,它不僅顛覆了傳統耳機的設計理念,更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聽覺體驗方式。
Thumbnail
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,人們對於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斷進化,從實用性到舒適性,從外觀到體驗。在聲音傳輸領域,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清晰度與高質量,還有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與便利性。基於這樣的思考,「空氣樂境耳機」應運而生,它不僅顛覆了傳統耳機的設計理念,更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聽覺體驗方式。
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
OSZAR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