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違法判決被「法律見解」庇護,法官評鑑制度還有存在的意義嗎?

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

「如果連違法的判決,都能用『法律見解』包裹起來而免於問責,那麼所謂的司法獨立,是否已變質為司法不責?」

raw-image

台灣法官評鑑制度已實施多年,其設計初衷是作為內部自清、維護審判品質與公信力的重要機制。但這項制度在實務上是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?當《法官法》第30條第2項明文規定:「適用法律之見解,不得據為法官個案評鑑之事由」,是否也變相讓明顯違法的判決藏身於「法律見解」的保護傘下,失去制度的監督正義?

評鑑制度的設計:保護審判獨立,還是遮蔽失職?

《法官法》對於評鑑的事由與範圍有諸多限制。第30條第2項的立法理由,是為了防止評鑑干預審判獨立,避免評鑑機構對個案裁判進行價值評價。然而,在實務上,這一規定卻往往被用來駁回針對「明顯違法」或「程序不正」的裁判提出的評鑑申請,使得法官即便在明知法律不許的情況下作出錯誤裁判,也難以被究責。

曾有民間團體指出,當一名法官在判決中援引已被多次駁斥、甚至與大法官解釋牴觸的見解時,即使造成被告無辜受押、損害當事人權益,法院內部亦可能以「見解歧異」予以遮掩,讓真實的失職行為被制度掩蓋。這正是目前台灣司法困局的縮影——對於制度錯誤的集體視而不見。

法官法第21條與第35條:制度啟動機制形同具文?

儘管《法官法》第21條第2項第2款明確規定「違反職務上之義務、怠於執行職務或言行不檢者」可為評鑑事由,並賦予法院、律師公會、檢察署等機關請求評鑑的權利,但評鑑啟動門檻高、程序繁瑣,仍讓許多案件被擋在制度門外。

近期即有爭議判決引起社會關注,被指控的合議庭判決內容涉有嚴重程序瑕疵與事實認定錯誤,甚至傳出審判長與被告律師有職務上下關係。即便有各方提出應依《法官法》第35條第一項請求評鑑,卻仍因評鑑機制遲遲未啟動而遭質疑「司法自己人護自己人」。

在這種情況下,評鑑制度不僅失去其作為「內部清理」的功能,反而成為公信力破產的象徵。

「略式裁定」成為常態?司法慣習能凌駕法律程序?

引發爭議的案件中,合議庭曾在受訪時聲稱所為處理屬於「行之有年的略式裁定」,卻未交代其依據與合法性。此舉立即引起民間與學界的廣泛質疑:如果法院可以在未經法定程序之下,以習慣操作為由任意裁定,那麼整個司法程序的合法性何在?

司法院作為最高司法行政機關,應該對這類「慣習性裁定」進行系統性調查與說明,而非任由各法院以「實務操作」之名凌駕於法律之上。更遑論該案是否涉及《法官法》第21條所指之職務怠惰或違法執行問題,更應啟動評鑑或懲戒機制。

民間觀點:制度失靈的根本問題在於缺乏常態性監督

司法改革多年以來,無論是司改國是會議的64-1號決議,或是歷屆總統提出的改革承諾,都強調需落實「防逃制度」與「審判透明」。但面對一再爆發的爭議案件,制度卻依然原地踏步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直言,現行制度的最大問題在於「沒有常設性監督機制」。

這也正是為何民間團體曾在賴清德總統競選期間建議設立常設性的「司法改革委員會」,並允諾納入民間參與,期能促進制度改革。然而,至今仍未見具體行動。若連制度性的外部監督都無法建立,司法改革將淪為口號,制度失靈亦將無從修補。

結語:司法的信任,是靠責任制度而非抽象原則建立

司法獨立不等於司法不受監督,更不應成為逃避問責的擋箭牌。若制度設計讓違法的判決得以「法律見解」名義全身而退,若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皆遭忽視,法官評鑑制度就淪為虛設。

我們需要的,不是更多的法條,而是更強的制度責任。真正的司法信任,來自透明、公正與問責;而非躲在制度漏洞背後的沉默。



留言
avatar-img
留言分享你的想法!
avatar-img
天地學堂
12會員
349內容數
期望人們開發自己的思考,追尋引領自己的道路,這世上擁有荊棘或是美好,一切都是自己吸引而來,如何有智慧地活著,為自己解答一切的困惑,是追求解脫的第一步,為什麼要追尋解脫?是因為世間有諸多的苦惱,因為有諸多的苦惱所以需要解脫之道,而解脫之道不在外人的教化,而在自我內心醒悟與追求,人心就如有一指南針,會指引你必須行走的道路。
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
2025/06/06
探討真愛與條件式愛的差異,反思愛是否源於恐懼或靈魂深處。文章提出靈魂之愛無需條件、不求回報,並鼓勵讀者勇敢愛自己與他人。
Thumbnail
2025/06/06
探討真愛與條件式愛的差異,反思愛是否源於恐懼或靈魂深處。文章提出靈魂之愛無需條件、不求回報,並鼓勵讀者勇敢愛自己與他人。
Thumbnail
2025/06/02
在充滿混亂與不確定性的時代,如何保有靈魂的完整與善良?本文探討在資訊爆炸、價值觀混亂的現代社會中,人們如何不被吞噬,並成為一股照亮世界的清流。
2025/06/02
在充滿混亂與不確定性的時代,如何保有靈魂的完整與善良?本文探討在資訊爆炸、價值觀混亂的現代社會中,人們如何不被吞噬,並成為一股照亮世界的清流。
2025/05/27
從小到大,我們都被教導要符合社會期待,偽裝自己,活成他人的模樣。但這樣的生存方式,卻讓許多人感到靈魂窒息,在表面的光鮮亮麗下,內心深處充滿痛苦與空虛。文章探討了在追求社會認同與保有真實自我之間的掙扎與矛盾,並鼓勵讀者勇敢做自己,說出內心的真話,活出真實而誠實的生命。
2025/05/27
從小到大,我們都被教導要符合社會期待,偽裝自己,活成他人的模樣。但這樣的生存方式,卻讓許多人感到靈魂窒息,在表面的光鮮亮麗下,內心深處充滿痛苦與空虛。文章探討了在追求社會認同與保有真實自我之間的掙扎與矛盾,並鼓勵讀者勇敢做自己,說出內心的真話,活出真實而誠實的生命。
看更多
你可能也想看
Thumbnail
孩子寫功課時瞇眼?小心近視!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⁺光健康智慧檯燈,獲眼科院長推薦,網路好評不斷!全光譜LED、180cm大照明範圍、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、350度萬向旋轉,讓孩子學習更舒適、保護眼睛!
Thumbnail
孩子寫功課時瞇眼?小心近視!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⁺光健康智慧檯燈,獲眼科院長推薦,網路好評不斷!全光譜LED、180cm大照明範圍、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、350度萬向旋轉,讓孩子學習更舒適、保護眼睛!
Thumbnail
創作者營運專員/經理(Operations Specialist/Manager)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。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、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,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。
Thumbnail
創作者營運專員/經理(Operations Specialist/Manager)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。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、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,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。
Thumbnail
這是在閱讀完《失控的懲罰》,於108年間寫出的簡短又未能全面討論及詳述司法保護制度的研究小短文。 但我想時至現今113年,應該還有點參考價值,也可以比照對應現行刑事司法保護的制度是否卓有改善,抑或是傾向重刑重典之刑事司法政策。 壹、緒論 一、研究動機      我國近日在施政面上,與我國
Thumbnail
這是在閱讀完《失控的懲罰》,於108年間寫出的簡短又未能全面討論及詳述司法保護制度的研究小短文。 但我想時至現今113年,應該還有點參考價值,也可以比照對應現行刑事司法保護的制度是否卓有改善,抑或是傾向重刑重典之刑事司法政策。 壹、緒論 一、研究動機      我國近日在施政面上,與我國
Thumbnail
本篇文章討論了臺灣國會擴權法案的爭議,以及民主行動與制衡的重要性。包括覆議的憲法法律依據與發動與原理、覆議的流程、行政院認為法案窒礙難行的情況、憲法訴訟的介紹等內容。透過這些討論,讓讀者對臺灣的民主與制衡有更深入的瞭解。
Thumbnail
本篇文章討論了臺灣國會擴權法案的爭議,以及民主行動與制衡的重要性。包括覆議的憲法法律依據與發動與原理、覆議的流程、行政院認為法案窒礙難行的情況、憲法訴訟的介紹等內容。透過這些討論,讓讀者對臺灣的民主與制衡有更深入的瞭解。
Thumbnail
行政爭訟所涉的行政法律關係種類繁多,準據法規多如牛毛,牽涉的法益異於一般私法爭訟,待證事實也千奇百怪,故舉證責任之分配法則、證據方法與調查程序及方式,亦與民、刑訴訟不盡一致。甚至,為追求爭訟事件所涉事實之真相,有時尚非依循一般舉證責任法則與證據方法所能獲得。 故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判字第44
Thumbnail
行政爭訟所涉的行政法律關係種類繁多,準據法規多如牛毛,牽涉的法益異於一般私法爭訟,待證事實也千奇百怪,故舉證責任之分配法則、證據方法與調查程序及方式,亦與民、刑訴訟不盡一致。甚至,為追求爭訟事件所涉事實之真相,有時尚非依循一般舉證責任法則與證據方法所能獲得。 故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判字第44
Thumbnail
本文討論臺灣電子簽章法是否應排除司法程序的適用,分析現行條文與修正草案的異同,並提出相關觀點。
Thumbnail
本文討論臺灣電子簽章法是否應排除司法程序的適用,分析現行條文與修正草案的異同,並提出相關觀點。
Thumbnail
目前台灣刑法還存有死刑,但是要判死刑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呢?律師又該如何為其辯護呢?這本《與死刑拔河─死刑的辯護經驗與建議》是上個月在台北公共冊所書店,NGO團體舉辦的公民書展時買的,除了因為是廢死聯盟出版的、又剛好有特價之外,最讓我感興趣的,是法官到底需要依據哪些條件、證據,最後有「理由」
Thumbnail
目前台灣刑法還存有死刑,但是要判死刑需要具備哪些必要條件呢?律師又該如何為其辯護呢?這本《與死刑拔河─死刑的辯護經驗與建議》是上個月在台北公共冊所書店,NGO團體舉辦的公民書展時買的,除了因為是廢死聯盟出版的、又剛好有特價之外,最讓我感興趣的,是法官到底需要依據哪些條件、證據,最後有「理由」
Thumbnail
本文為補充編輯版.曾刊登於「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」。 我國法院組織法及法官法架構,檢察事務和檢察行政有所區別。相較於德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仍然存在法務部長的外部指示權(此部分在德國刑事法學界長期存在爭議),我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便與德國的立法不同,2012年施行的法官法更明文禁止「外部個案指令」。
Thumbnail
本文為補充編輯版.曾刊登於「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」。 我國法院組織法及法官法架構,檢察事務和檢察行政有所區別。相較於德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仍然存在法務部長的外部指示權(此部分在德國刑事法學界長期存在爭議),我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便與德國的立法不同,2012年施行的法官法更明文禁止「外部個案指令」。
Thumbnail
遇到法律問題,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求助律師。當然這的反應是正確的,但根據多數法律網站的諮詢經驗統計,有不少人的提問方向都是錯誤的。有很多人都把律師直接當成法官,劈頭就問「會怎樣判」、「有沒有罪」,甚至將滿腹苦水都倒給律師聽,彷彿只要「多博取一個人的認可」,就能直接影響案件審理結果。
Thumbnail
遇到法律問題,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求助律師。當然這的反應是正確的,但根據多數法律網站的諮詢經驗統計,有不少人的提問方向都是錯誤的。有很多人都把律師直接當成法官,劈頭就問「會怎樣判」、「有沒有罪」,甚至將滿腹苦水都倒給律師聽,彷彿只要「多博取一個人的認可」,就能直接影響案件審理結果。
Thumbnail
法律是人民道德規範的最基本標準,如何立法、執法也同樣是一門學問。 勤慎廉明,更是對每一位執法人員的期許。
Thumbnail
法律是人民道德規範的最基本標準,如何立法、執法也同樣是一門學問。 勤慎廉明,更是對每一位執法人員的期許。
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
OSZAR »